大学,是我人生其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在这三年里,很多事情影响了我的生活。
除了佛学会之外,另外一个就是宿舍的华裔生福利与文化学会。
什么是华裔生福利与文化学会呢??
让大家看看他的历史演变吧!
————————————历史故事开始咯——————————————
CC (马大第三宿舍华裔联谊会) 作为一个相对较小的校园个体,它的存在价值 是不容忽视的。从前,CC都是以非正式团体注册于马大每个宿舍,往往会有人看不起CC,因为它所采用的经营观念是落后群族的自我心态并以华裔生之间的联谊为宗旨,举办节日性活皆是为了联谊和一解思乡之愁。非政治,非传销,非宗教及非盈利是它的四大守则。
步入九十年代,校方对华裔生的活动百般刁难 、打压。这对各宿舍的华裔生联谊会而言,显然是种不健康的迹象。为了争取族群应有的福 利,一群华裔生就萌起了一股‘合作就是力量 ’的念头。马大湖畔示威事件,被提呈到国会 ……以往各宿舍的华裔生都会趁着中秋节庆祝 一番,各宿舍CC也会应邀到其他宿舍参观“中秋盛会”………马大灯笼节源于此。近年,各宿舍CC依然有庆祝中秋节,但已不复当年的盛况。各宿舍CC的交流空间日益狭小,开始走向没 落。
时光荏再,CC从一股校园政治的清流,变成了如今校园政治里,兵家必争之地。马大第三宿舍华裔生联谊会(CC)也由此转变成马大第三宿舍中华文化学会 (CCC),再转变成捍卫华裔生福利为主的组织 - 马大第三宿舍华裔生福利与文化学会 (PKKTH)。如此的变质,令许多前辈及马大华裔生心疾不已……庆幸的是,第三宿舍CC在校园选举中,至今仍保持中立的态度。
CC的成长过程,历经了风风雨雨,但CC并没有随波逐流。它由非正式团体到正式,为的是争取华裔生的福利,为的是提供华裔生联谊的空间,为的是提供华裔生控诉的空间,以便能够更全面的照顾华裔生。然而它的茁壮成长,却惹来他人异样的眼光,开始对它产生不良的企图。更令人担心的是,现今的华裔生对它抱着的热诚与见解,已一年不如一年……一些人是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把责任视为负担,没有去真正了解其活动背后的意义。过程中一切的不顺利,其实给了大家一个学习机会,也考验着大家待人处事的能力。不管活动是否顺利举行,受益的终究是我们。
作为宿舍内的一个组织,只要它还能发挥其角 色,就应该让它继续扮演下去。马大第三宿舍 的CC是一个怎样的组织,能从这一点来切入谈谈。CC扮演着联谊与照顾华裔生福利之角色,这些大家都知道。CC本身的传统角色就是这样, 要求CC做出不切实际的改变,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有多少位华裔生能真正明白,并以这个理念来经营CC?在这个现实的社会,多数人都希望从它身上得到好处,但又不愿意为它付出,还要求它做出改变。
总的来说,想继续捍卫CC的正宗理念的华裔生,必须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想放弃就等于逃避责任,不敢面对现实;想继续,还得盼望宿舍的华裔生能明辨是非黑白。纵然CC的前路茫茫,捍卫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我心却不茫然。因为我深信,只要华裔生互相扶持,延续前辈们对CC的热诚与不计较回报的信念,CC的火炬一直能传承下去!
“不求名成利就,只望无愧于心”。愿与敬爱 的全体华裔生们共勉之。
原稿 :苏立发 资料更新:李淑彩————————————历史故事结束了——————————————
在住宿舍的三年里,
每一年都扮演不同的角色。
第一年:享受senior对我们的爱护
第二年:要照顾jubior,在CC办活动。
第三年:看好第二年的senior经营CC,照顾junior。
三年了,
不是很短的时间。
然而,
看着junior们一天一天学习成长,
那真的是很开心的。
但是,
senior们却很多都毕业、搬出去了,
自己孤零零的在这里。
怀念我第一年刚进入大学的时候。。
好久不见的senior们,你们好吗?

2006/2007年的大合照

2007/2008年的大合照

2008/2009年的大合照
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活动。
但是,不相同的面孔。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